智行者无人消毒清洁车前往抗“疫”最前线,低速无人驾驶迎来了政策利好和资本市场的利好

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无人车成为抗“疫”攻坚的担当,有效降低了“人传人”风险。



我在火神山医院适配无人车“担心肯定是有的,但志愿服务工作,总要有人做”,当被记者问到是否担心有感染风险时,徐敬阳和熊维明异口同声地回答。

这两个人都是火神山医院的志愿者。徐敬阳在武汉大学科技园有一个承接软件开发、弱电工程业务的公司,疫情爆发后,他从大年初二就开始在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

熊维明年龄大些,身边的人都亲切的叫他“熊哥”。熊维明在武汉开了十几年出租车,因为疫情防控,出租车停运了。在家休息时,他偶然看到朋友圈的志愿者发火神山医院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便主动报了名。

因为武汉封城,智行者与天使百人会、健坤慈善基金共同向火神山医院捐赠的 3 台无人清扫消毒车  “蜗小白”,面临着技术人员无法到现场调试的难题。无人车在正式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适配、试跑等部署工作,在这个紧要关头,智行者通过当地的志愿者组织紧急招募了两位“临时”技术人员 — 徐敬阳和熊维明由此组成了“二人组”,担任蜗小白们在火神山医院的适配调试员。

在正式上手操作之前,先要学习一些无人车操作理论知识。因为二人此前从未接触过无人车,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熊维明坦言,自己已经很久不用电脑了,而且智行者提供的资料中有很多是英文,全靠女儿教我。正式调试前 5 天,他就抓紧开始学习收到的资料,“笨鸟先飞”,熊维明这样调侃道。

2 月 24 号,“二人组”来到蜗小白工作的火神山医院“红区”,开始了耗时 1 天的车辆适配工作。

按照感染防控等级从低到高,火神山医院的治疗区域被划分成绿区、黄区和红区。红区是感染风险最高的区域,设有重症监护室收治危重病人,是真正的令人闻之“色”变的地方。红区内不时有病人走动,进入之前必须要穿好防护装备。

到现场后,徐敬阳和熊维明首先与火神山医院相关负责人一起确定了蜗小白的作业区域,紧接着是勘察场地,检查地面是否有坑、障碍物等。因为现场还在建设中,路边有很多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需要清理掉无人车才能过得去,熊维明清理垃圾时不小心伤着脚了,“还好不严重”,他看了一眼伤口,便继续干活了。

中午到红区外面吃了午饭,休息了大概 1.5 个小时后,二人紧接着又返回红区开始了无人车适配工作。适配是指无人车围绕着作业地图试跑,采集地图数据,采集完成后将数据传回北京的技术人员进行适配,确保无人车能够围绕划定的范围作业。

适配全程在智行者北京运营团队的远程指导下进行。但受限于现场条件,远程沟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徐敬阳和熊维明两个人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加上那天武汉天气比较热,太阳很大,不到半小时,身上的衣服就全湿透了,佩戴的防护眼镜上还会起雾,干扰视线,根本没办法进行视频通话,只能靠打电话,靠语音来描述现场无人车的情况。

志愿者和无人车在火神山的合影

手机也需要做防护,出了红区后,要对手机进行消毒,志愿者们担心消毒可能弄坏手机进而影响工作进度,于是就将手机用一个塑料袋包裹起来。但这加大了操作手机的难度,隔着一层塑料膜,看不清手机屏幕,打电话要按哪个键只能猜测按,需要拍照片和视频的时候就更不好办了,最后,熊维明想了个办法,他只把手机摄像头露出来拍,拍完赶紧收回去。

“蜗小白现场工作的区域,环境不是很理想,但是也能克服困难。这次虽然没能去现场,但也感受到了那种呼吸间夹杂着危险的味道,很佩服两位志愿者”,智行者科技运营小伙伴张庆博说。

克服重重困难,耗时 3 个小时的车辆适配终于在下午 6 点结束。短暂休息后,徐敬阳和熊维明又紧接着开始了车辆测试,一直忙到晚上 11 点多才结束。

回到家后,徐敬阳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因为考虑到穿上防护服特别热,他进入感染区时就穿了一件秋衣加防护服,“出来时脱掉防护服可能有点着凉,昨天喝了几次药,睡了一天,发发汗今天差不多好了,我还以为我感染了,吓死我了”。虽然有惊无险,但可想而知,这些志愿者冒着极大的风险奋战在一线。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起到作用,让蜗小白在院区尽快投入使用,帮助火神山一起打赢抗疫战”。

志愿者和火神山医院同志进行无人车交接

经过两位志愿者一天多的适配、调试工作,3 辆蜗小白已经能够独立在火神山医院完成清扫垃圾、喷洒消毒药水的工作,每台蜗小白每天工作 2-6 小时,消毒区域 15000 平米,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能建立防疫隔离带,将从业人员和病毒进行有效隔离。


无人车战“疫”除了在火神山医院的蜗小白,智行者还往疫情防前线输送了无人配送车、无人巡诊机器人等多款无人车,提供物资配送、辅助诊疗等服务。

这批无人防疫物资是由智行者团队在春节休假期间加班加点改装出来的。“一月底,我们看到疫情比较严重,团队就在想能不能为疫情做点什么,几个高管一起商量后,决定将现有的产品改造后支援疫区”,智行者联合创始人霍舒豪在接受 AI 前线采访时表示。

定下思路后,大年初二,智行者紧急召回了一批留在北京过年的员工,成立了疫情防控项目组,开始改装调配无人车。令霍舒豪很感动的

是,大家接到需求后都纷纷表示很理解,毫不犹豫直接到了公司,而且为了保障疫区需要,大家都在抢时间,工作效率特别高,只用了非常短的时间就完成了改造工作。

智行者的改造车间设在办公楼的地下,原来每天 5-6 点钟就关门,为了保证出货,团队与物业协调延后了关闭时间。“工程师们戴着口罩,每天都奋战到半夜一两点钟,连物业都非常惊讶,感叹在特殊时期为什么工作到那么晚,到后面物业也非常积极的在配合我们工作”。

技术人员在地下车库升级无人车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款专为疫区需求设计、增加了消毒功能的无人清扫消毒机器人仅在 2 天时间就升级改造出来。而按照正常的进度,一个团队完成硬件改造工作需要 2 周时间。   


无人巡诊机器人是智行者和清华团队联合研发改造的一款产品,它能够对医院的病人进行诊疗、样本采集等工作,减轻医护人员跟病人的接触和劳动强度。这款产品只用了 5 天就完成了从设计到改造的一系列工作。在改造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原材料不足的问题,最后工程师直接手动加工、亲手打磨了部分元器件。

无人巡诊机器人现场实验

经过改造,智行者推出了四款抗疫产品(无人配送车、无人清扫消毒车、无人喷洒消毒车、无人诊疗车),每位高管负责一款产品的改造、研发、物流等一系列工作,霍舒豪负责的是无人配送车“蜗必达”产品线,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是支援温州乐清市人民医院的项目。

由于疫情特殊时期,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挑战。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将无人配送车从北京运到目的地?温州是浙江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交通管制严格,智行者团队在志愿者的协调下,找到政府办下了通行证,很多物流公司也停运了,物流部门通过多方寻找联系到了一家特殊的物流公司,总算顺利将蜗必达送到了前线。

为了提高无接触配送的安全度,智行者对蜗必达进行了产品升级,具备大屏幕防疫宣传标语轮播、更加简单易操作的无接触开箱、更加“聪明敏捷”的无人驾驶功能等。“改造过程是与整个项目同步进行的,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基本上是接到需求,立马发车,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 ,北京的技术人员连轴转将产品的软件升级和代码改造完成”,霍舒豪告诉记者。

到现场后,适配又遇到了问题。因为疫情防控,技术人员无法到现场进行线路、场景测试,只能通过远程指导和志愿者现场适配的方式进行,原本需要半个月完成的培训被压缩到两三天,面临的压力很大。但团队人员经过前期指导志愿者理论学习,及远程互动等方式最终仅在 1 天内顺利完成了前期部署工作。

蜗必达最终顺利在温州乐清市人民医院跑起来。蜗必达在医院门口接上餐饮公司送来的餐食,送往医院各个大厅,当到达时,医护人员会接收到一条通知取餐的短信,凭短信链接可打开无人车箱门取餐。

蜗必达在温州乐清市人民医院配送食物

蜗必达第一次送餐时,很多医护人员并不适应,每次下来取餐只见一个无人车,不过很快蜗必达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很多人反馈这种送餐的方式很特别,很有意思”。


无人驾驶要爆发了?目前智行者的无人车抗疫物资已经在包括火神山医院、温州乐清市人民医院、北京某重症隔离区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 12家医院进行清扫消毒 / 物流配送服务。

接下来,智行者还将在 3 月 20 日之前,完成为全国 16 个重点新冠患者收治医院分别配备 1-2 台无人清扫消毒 / 无人配送车的部署计划。

在这次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无人车因其“无接触”、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特殊的“战士”,无人自动消毒车、无人低速配送车、无人巡逻车等各类无人车齐上阵,它们或穿梭在医院里马不停蹄的送药、消毒、成为医生的诊疗助手,或奔波于各个小区楼宇间,为居民送菜、送饭等生活物资,有效降低了接触感染风险。

疫情让人们看到了无人车能够在更加多样的场景下应用和落地的可能性,接下来,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展有望进一步提速。

霍舒豪表示,“疫情期间,无接触或者让人从危险情况中隔离出来的需求攀升,这恰恰是无人驾驶能做到的事情,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大众对无人驾驶的需求口”。

无人喷洒消毒车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自动驾驶迎来了政策利好和资本市场的利好信号。2 月 24 日,国家发改委等 11 部门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提到,到 2025 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不过,这次疫情是否能助推自动驾驶行业迎来爆发还有待观察。霍舒豪表示,疫情将平常无人车 / 机器人身上“无人”及隔离的特点放大了很多倍,无人车成为疫情急需物资。但疫情结束后,整个热情会下降,因为特殊的窗口时期过去了,大家对于机器人、无人驾驶产品并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了,但会让市场去思考这些产品到底在哪些场景下更有帮助,整体需求会增加一些,但并没有到爆发的程度。

目前无人车更大规模的普及和落地还存在技术成熟度、监管以及安全性方面的挑战。现在国内的无人智能车和自动驾驶车辆,都是在封闭场所和国家规定的特批实验道路运行的。疫情防控下,武汉等全国很多城市都进行了交通管制,无人车上路后运行会非常顺畅,但交通恢复后,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无人配送车应对复杂的开放道路还有较大风险。

霍舒豪认为,整个无人驾驶行业背后的商业逻辑、供需关系、性价比等并不会因为疫情而发生特别大的改变。整个市场不会有飞跃性的增长,但会让公众认识到这样的商业模式 / 产品的价值,从而助推行业达到爆发点。


附感谢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qjsbhome.com/post/167.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207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品牌推荐

分享:

支付宝

微信